所谓人情世故不过是弱者对强者的迎合
人情世故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色,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现在的年轻一代人越来越不在乎甚至讨厌人情世故。很多人对此不适应甚至迷惑不解,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长辈们和长辈的长辈们。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我们稍微分析一下人情世故的来源和本质,以及现在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和特征,基本上大家就会一清二楚了。
所谓人情世故,表面看是一套和他人交往、相处的行为规范,最核心的原则是在和他人交往时要给别人基本的尊重,而且要让别人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自己有价值,特别是要让别人觉得有面子,比如:
-
接受他人的一些重要活动的参与邀请,甚至主动参与,送上礼金,到场祝贺,如果不能亲自到场,最起码也要随礼,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地位有人缘。
-
不当众反驳他人,哪怕对方说错了,给对方留面子。
-
当别人炫耀某个东西的时候,附和他并给予称赞,让别人得到心理的满足。
-
违心的称赞和恭维他人,包括拍马屁。
-
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他人的要求,甚至不合理的要求。
人情世故的行为很多,大家也是司空见惯,但如果仔细思考这些所谓人情世故行为的本质,可以发现几个特点:
人情世故是在个人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后的人际交往行为潜规则。
人情世故行为的浅层目的是让别人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具体来说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第三层次社交的需求和第四层次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
人情世故的深层目的是为了自己在需要的时候也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换句话说,人情世故行为的本质上是一种交换行为,自己付出的行为希望得到预期的回报,也希望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比如没有遵循人情世故的规则而遭到孤立甚至报复。
这种先付出希望后得到回报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因为物质匮乏而形成的一种潜意识自觉,是一种生存和自我保护机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安全防护机制,确保自己不被社会排挤和边缘化,从而引发生存危机。
过去人们之所以会自觉践行这些规则,也是因为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所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对孩子不是很尊重,一味强调孩子的顺从,很少主动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更别说对孩子尊重需求的满足,因为成长过程中很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长大后对满足这些需求的渴望就很强烈,大家都有这些满足需求的愿望,那形成这个能够满足需求的人情世故的文化,也就理所当然。
而现在的年轻人,在特殊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中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出生的年代, 是中国开始摆脱物质贫穷,温饱无虞的年代,虽说每个家庭条件不同,但基本上大家没有了生存和安全的危机。每个孩子又因为是独生子女,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万千宠爱,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但凡有要求,基本上没有不被满足的。
所以,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前四个层次的需求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人家在一开始步入社会之后追求的就是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具体表现就是工作的目的不是挣钱,舒服最重要;人际交往不是为了迎合别人来获得回报,而是自己觉得开心最重要。
一个一开始就在不自觉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代年轻人,哪里还在乎什么人情世故,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怎么会为了挣一点工资而忍受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
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天选的一代人,肩负整顿职场规则和社会人际交往规则的使命。